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2018年7月20日,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将在平遥古城揭幕,本届雕塑节以“雕古塑今”为主题,汇聚了近20个国家约7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开幕式当天还将举办“国际学术交流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外众多的主流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就当代雕塑艺术的潮流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深入讨论交流,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城市美学等延伸议题进行研讨。此外,为了鼓励中外艺术家的创作,主办方将分别颁发给主流雕塑家与青年雕塑家以“金韦驮”国际艺术成就奖及启明星创作奖。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学术总主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际对话”,由国际著名策展人Lorenzo Benedetti(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主策展人)策划,“内在的生命意志”部分由青年策展人魏祥奇策划;第二部分为“中国精神”,由邵晓峰、秦春晖 策划;第三部分为特邀展览“平遥国际雕塑节达利画廊”, 由巴黎达利博物馆策划;第四部分为平行展览,将呈现 “平遥国际雕塑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平遥国际雕塑节院校青年艺术家展”两场展览。

雕塑节主场馆位于平遥古城内的原柴油机厂内,这里也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电影宫的举办场所和所在地,本次雕塑节以传统雕塑为基础,并配合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共同呈现,通过增加艺术的互动性引导观众的参与,最为重要的是此次雕塑节启动“中外雕塑艺术家交流计划”,邀请十几个国家的雕塑家到平遥参访并驻地创作,在此间创作的城市雕塑作品将作为平遥古城的新生部分予以永久展示。

比如来自瑞士的参展艺术家拉斐尔·海帝(Raphael Hefti),根据平遥古城的县城原型进行艺术创作,为此提前驻地平遥古城,对古城的详细资料进行艺术化的分析。他善于利用玻璃、铁和相纸进行实验,利用多种媒介的组合。

匈牙利艺术家尤纳·弗莱德曼(Yona Friedman)带来两件特别具有纪念性的经典作品《Scribbles》,由平遥的学生以及居民共同完成,一件放置在室内,另一间则放在室外的开放式空间。这两件新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秉持的不规则及即兴结构,并完美地表达建筑与居住者的理想关系,作品使用了大约2公里的铝线,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交错的视觉效果,表达其对于平遥古城建筑群的独特理解,同时学生与当地居民的加入互动。

奥地利艺术家奥利弗?拉瑞克(Oliver Laric)的艺术实践处理了关于图像是如何在若干可能的版本或重复中被占用、解读、转译和再循环的问题。他对提取自当代文化和类传奇中的标志性图像的兴趣源自于对其价值和力量的创造与起伏的关注;这种价值不再由图像本身的任何独特性或蕴含的真理决定,而是由集体的并且通常来源不明的、将它们转变成了符号的推动力决定,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奥利弗?拉瑞克的3D扫描技术将与平遥当地的雕塑相融合,在他的艺术理念上进行再创作,这就具有了典型的“在地性”特征。

多米尼卡·曼加诺&马里克·范·罗伊组合(Dominico Mangano/Marieke van Rooy)将在平遥进行驻村计划,和平遥当地的学生一起完成全新作品。艺术家的驻村计划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两位艺术家将和学生们一起做出能发出声音,可以和风互动发出哨音的雕塑。这些雕塑主要代表了个人图像经验中的主要角色,从有形象的人物,物体到自然元素都有可能。第二部分将在这些雕塑都完成后,所有参与计划的人将带着已经完成的雕塑,去选定的地方(包含室外,室内以及代表性的地标附近)进行一场让雕塑发声的小型表演,这个过程同时也会用影片纪录下来。最后一部分则是将影片以充满诗意的形式,和先前完成的雕塑一起在雕塑节展出。

而在中国艺术家方面,著名雕塑家隋建国、展望、当代艺术家宋冬及徐冰等等都将带来他们的经典作品。

关于平遥雕塑节,此次活动学术总主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在平遥举办国际雕塑节,让世界了解平遥的历史,了解平遥雕塑的历史,了解平遥通过雕塑展示出来的中华民族美和智慧的历史,通过平遥历史上的雕塑来与世界对话,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

在平遥国际雕塑节出品人Sophie Zhong看来,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希冀以雕塑艺术作为引领方式,通过多元文化的表现形式来提升广大民众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修养,通过国内外各界嘉宾的广泛参与,从而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致力于通过一年一度的国际性艺术盛会力邀国内外雕塑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来平遥展览、展示艺术作品,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观展互动,在呈现世界最流行的艺术的同时,逐步把平遥打造成文化艺术创意之城,将平遥打造成为当代艺术家及各界人才的孵化基地,提升平遥乃至晋中的城市创新能力,打造文化艺术产业名片,达到与国际艺术界交流和共享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