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王澈

展览统筹:万境艺术

艺术家:范西、黄嘉彦、蒋鹏奕、康靖、梁硕、李易纹、刘成瑞、彼得·倪森、琴嘎、童文敏、杨心广、闫冰、郑江

云美术馆荣幸地宣布将于2021年5月30日-8月29日举办开幕首展 “散步——从社区延伸到自然”,展览由王澈策划,汇集了范西、黄嘉彦、蒋鹏奕、康靖、梁硕、李易纹、刘成瑞、彼得·倪森、琴嘎、童文敏、杨心广、闫冰、郑江等十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艺术家刘成瑞、康靖、杨心广将会呈现他们依据云美术馆空间而特别创作的作品。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使人们逐渐形成新的家园意识,这如同几千年来我们对于乡村家园的情感寄托或精神归属一样,社区逐渐替代并塑造着人们对于根源的重新认知和心灵上的辨识。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关于精神归属从“乡村家园”到“社区家园”的转折时期。

人类自古以来对于精神的塑造抑或是生命的认知始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不同地域成长起来的人具有着不同的性格,这种性格大多体现在人与自然博弈的结果里,自然可以塑造人的基因也可以随时改造这个基因,这种基因使人们对于故乡在情感识别上始终存在高度的关联。然而近现代以来机械论世界观虽然使人类社会不断走向进步,但也形成技术主义和消费主义成为社会的根基,个体逐渐沦为社会机器中的的一个功能环节,人被异化成物欲的、残缺的物,不断失去着人作为人的情感、直觉、感性、温度。造成一种缺乏归属的心灵流浪感。这提醒着我们要意识到自然在人类生活繁衍中的作用,平衡自然与科技在今天的社区家园建构过程中的比例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云美术馆处于社区之中,也在次城区的位置上,这首先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有短暂脱离城市的空间,同时也创造了艺术介入家园构建的可能。基于此,展览通过“散步”这个社区中的日常行为,将“自然”与“社区”形成联系。这里的“自然”便是这次展览的主体,主体的结构便是从艺术家介入自然、文化自然、延续自然三个途径上梳理当代艺术家对于自然的介入、思考和创作。并且“自然”在这里包含了三种形态,一方面云美术馆通过展览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了社区中的“自然之地”;另一方面人类从自然中走出来,“自然”象征了人类的古老家园;再一方面我们在一个年轻的城市中,高度科技的语境下,讨论如何联结自然与科技、城市、居民的关系。而“散步”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本身也是连接自然和社区的途径,这个途径是朴素、日常而古老的行动,这个行动常见于哲学、文学、艺术等思想领域中,也显示着一种最人性的生活节奏。同时艺术在社区中发生,从“散步”这个常见的行动和视角切入,也体现了艺术在社区介入过程中去精英化的态度。当然,“散步”作为这次展览主题体现在所邀请的艺术家上,我们是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在自然、家园、个体、城市间的深刻体悟和理解,以一种“散步”的形态,强调精神构建的结果,或是一种饱满强壮的情感、一种去物质化的表达、一种推动新自然视角的提示、一个流浪灵魂的表述、一种肉身回归的态度等等。而“社区”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作为一个新的家园空间,艺术在此发生应当以一种“秘密”的方式,融合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体验和行动当中,这是社区公共艺术应当有的形式。“社区”本身便是展览的固定观众,社区性质的展览就应当以美术馆为核心始终呈现一种动态的、跨越建筑边界的、充满公共意识的形态。

介入自然

艺术家介入的自然一方面是为艺术的自然,它的实质是通过对自然的介入来扩大艺术思考的领域,创造出那种历时性的体验空间,以此自由生成视觉或取消空间对其存在的有限性限定。另一方面是一种身体的自然,通过选择地点,创作关乎一种快乐和美感作品,呈现一种自由的呐喊。其中黄嘉彦在内蒙库布齐沙漠驻留过程中,日复一日的在沙漠中行走,这确定了一种人与自然同一的连续性情境,在沙漠的空间和时间中,认知了空间的宇宙性、时间的绵延性,不断下陷和扩大的沙坑象征了永恒、周期、时间、再生。而艺术家蒋鹏奕在黑戈壁行走创作时,反复进入同一片戈壁,在这其中的“隔离”带来了一种连续体验,而正是这种重复的“隔离”能让蒋鹏奕在他所看到的景观中不再是一个异乡人。艺术家李易纹作品的画面生成于一趟新疆的旅行,经由“此时此地”艺术家的感知,将过往、当下、未来三种时间维度呈现在画面中,提示着我们诸如宇宙的结构与空间、时间与空间的依存关系、空间与物质、宗教与精神、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等等。同时艺术家童文敏的作品大多数是在不同的自然地中进行的创作,她将身体的体验直接带入艺术创作中,这彰显了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只是理性的存在,也在于感性体验的过程。

文化自然

艺术家在人类活动影响而塑造出来的景观基础上,再广泛运用诸如文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注重将人类在特定自然地带所留下的生活态度、仪式、价值和情感等心理痕迹作为景观的重要部分来发掘。艺术家梁硕从“景区”的角度表达了今人对山水的态度和理解,对于他来说“景区”属于都市和自然的结合部,作品中阐明自然与社会的这层关系,可以从“景区”这一视角窥视和思考。艺术家琴嘎的《一刹那》在北京温榆河中实施,作为内蒙艺术家,游牧的心理成为他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的一种信仰的方式,他试图通过行动来对抗平庸、僵化、秩序等现状。澳洲艺术家彼得·倪森的作品始终关联着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在作品《Extensions of a No-Place (Wen Zhengming)》中他以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图》为依据,借助建筑和游戏的概念进行创作,尝试从中国古代文人与友人携酒游玩山间,面对景观的安闲雅兴中回应自身在瓷砖乌托邦和舒适的建筑中的处境。而艺术家杨心广的作品警示我们在观看自然过程中的状态,当下我们对于自然的表达在急速文明发展中已经丧失自然而然的表达气息,更多的时候处于滥情和错乱的表达状态里。艺术家闫冰的参展作品《明月》是他在四川岷江行走的过程中创作,他用一场酒局丰富的呈现他对于乡村的视角和情感,这在他的另外一件作品中也同时有所表达,《爱4》的创作方式是将小麦注入铁做的圆锥体内,并将注入的口封死并留下一个明显的“疤痕”,小麦温暖,铁锥冰冷,小麦象征家乡和归属,铁锥便是一层无法冲破的距离和沉重的现实。

延续自然

艺术家通过身体的亲自参与来建立与自然相延续的意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人与自然合一的体验。在此过程中景观不在是对象,而是情境,情境围绕人的活动而变得生动有致。这种体验建立起来的自然新风景,不仅在于对某个地点情境的再营造,而且肯定了以人的审美为本体的艺术价值。艺术家范西时常进入不同的自然之地,在此过程中她体验着诸多的环境造成的心理变化,通过摄影、装置、声音等媒介来将这些复杂而交织的感知、空间、思维、状态并置在一起,给我们提供一种相对直观而整体的身体体验。艺术家刘成瑞此次的参展作品《漫游者》中他将在不同地域行走过程中所写的诗歌以意象的方式“雕刻”在石头上,同时绘制不同的诗人肖像,共同呈现一种“视觉诗”的形态。郑江在创作上思考和使用的媒介一贯来自于自己家乡,本次参展作品《地衣》中的主角便是他家乡的“蚁狮”,艺术家通过与“蚁狮”的合作给我们提供一种充满视觉化的现实审视。而艺术家康靖则强调互联,他甚至认为当下正是进入“互联纪”的时代,这种互联在他近期的创作中更多是从自然的材质出发来延伸进入我们的城市空间。

借自然所外显与物化出来的审美经验使艺术家以心灵而非理性达到真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思想模式的风景及作为“情境”的呈现使得艺术的个性再次得以可能,于是进入自然的艺术成为一种揭示可见与不可见世界,联系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