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机场辅路旁有一片木槿,在周围的车水马龙中迎风摇曳,这几年我也养了几盆白色的。木槿朴素、温和、姿态自然,对于环境也不挑剔。我希望我的画能有木槿的品性,贴近自然和朴素。在四季轮换中持续不断地生长,展现它本应有的姿态和品质。
——刘晓辉
刘晓辉在空白空间的首次个展“木槿”将于2023年2月25日开幕并持续至2023年5月3日。本次展览将呈现刘晓辉最新的绘画创作。
粗朴的线条勾勒出人或物的形态,厚实的颜料堆叠起提纯的色块,反复涂抹的笔触展现画家持续思索和行动的证据。刘晓辉的绘画常将生活中最平凡的瞬间示人,那些画来源于生活,因而贴近每个人日常的体验。但它们也并非对机械摄影图像的复写或对外部世界的单纯再现,而是艺术家对其内在世界的探索和展现。有别于过往个展中对于方法论的讨论作为某种显学,在本次展览中,刘晓辉意图将更为切实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绘画当中。
“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疫情期间他开始养木槿,感受到植物生长的自然性以及它的朴素。木槿的生长自有其法则,虽色彩多样却并不鲜艳夺人;它的花期虽短,却也在哪都可以生长。它的身姿轻盈,在重力的牵引下垂坠,在风中摇曳。而这自然生长的法则,正是画家于当下绘画中最为在意的。色彩、光线、形状、造型、构图、结构、立意。画家反复地思忖这些绘画的基本要素,并贯穿于他的感受、思考、决策、动作、状态和结果的转化之间。重要的是规律。
毋宁说,绘画的规律即生活的规律,而绘画成为刘晓辉发现和理解生活真相的方式和途径。尽管对于某种近似图示的反复描摹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一业已贯穿于他创作中的方式更像是一种为了更好与其绘画对象对话设置的路径。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对一个图像不断的重复,更深入地理解它,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它的含义。或者更为朴素地说,日复一日的生活本身更多的不是夸张的戏剧感,而是平凡本身,这样的重复可能才更为贴近生活和绘画的本真。
更具体地说,对刘晓辉而言,绘画所能凝刻的“真实”应该体现在其内部的“准确”当中。这种准确不仅仅是所谓造型的“精准”,而是绘画中的所有要素如何“如实”地承担起它们在绘画内部的作用和意义,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为此,他的绘画甚至常常排除掉更为宽泛的社会语义:花便应该是花,阅读时便在阅读,画就是其本身,让他们成为自己,不做更多暗喻。这便是去伪存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