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Francisco Rodríguez)于1989年出生,同年帕特里西奥·艾尔温(Patricio Aylwin)当选为智利总统。这一关键年份亦标志着皮诺切特(Pinochet)长达17年的独裁统治的终结。智利在这一时期朝向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历程被视为重大的转变。然而,智利仍然依据在皮诺切特独裁政权期间制定的宪法运行,这一宪法因其新自由主义和威权主义的特征遭到广泛批评。2022年,一场历史性的关于(被认为是半个世纪以来最具进步性的)新宪法的公投未能通过。这一结果突显了智利在改革和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突显出历史对国家发展轨迹的持久影响。

通过不断审视跨越数十年中的历史性时刻,罗德里格斯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探索着现代智利和拉丁美洲的动态变化和政治困境。艺术家最新创作的8联共16米的巨幅绘画“白昼之夜”延续了对上述主题的探讨,将作品搭建在他所成长与熟悉的90年代智利校园当中。在这一受到勃鲁盖尔与中国卷轴画启发的绘画中,罗德里格斯的画作描绘了舞枪弄棒的少年和他们的校园生活,仿佛让我们身临在安第斯山西缘、圣地亚哥城中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残酷青春物语里。

在这幅以绘画铸就的少年之诗中,如同作品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时间暧昧不明,弯月与骄阳共同悬挂于天空。群山与树影在视线的远端朦胧地摇曳,三三两两的飞鸟从天空划过或落于电线杆上。空旷的城中仿佛总有声音哼鸣,切近又遥远。于近处,石灰色的木栅栏或红泥巴的砖墙遮蔽住远方,使其可望而不可及。街道被围栏包裹得如同迷宫一样,危机四伏,却无法出走。在画家的笔下,他们常常孤身一人。尽管强装镇定,但放肆且急促吸入的香烟让他们的身体颤栗,嚣张的步伐常激起尘土飞扬。他们行走、停留、潜伏,更时刻准备着于街头巷尾突如其来的战斗,激烈得“人狗不分”。炽热的阳光晒黑了他们的皮肤,白墙耀眼得快让人目盲。当余晖在他们的面颊留下灼伤的红晕,孩子气的脸上也隐隐浮现出强装的笑容,不经意间袒露出青春期特有的忧伤,目光锐利也迷茫。

如果说校园是年轻人们的“战场”,那么家与教室就像是这些他们身心得以休憩的洞穴,精神的庇护所。房间内,男孩在卧室里睡觉,建筑外发生的事仿佛是他的梦境:历史的过往,现实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可能相会于此。在罗德里格斯迄今最大的八联绘画中,画家以独特的透视方法剖析并展开建筑的内部,以半自传体的方式描绘出教室或房间内少年们的精神世界:黑板上的图标,海报上文字,讲述着拉丁美洲的地理、人文与经济的故事,而革命者与勇士的肖像、东方异国的图画等透露出少年们的精神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