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挥下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也许会联系起政治经济动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技术与信息网络,这是展开一个问题讨论后可能会使用的方法,或是善用的意向与结构。我想在此简单引出“附近”,以及相关的“人”。这似乎让人联想起近期对于“附近的消失”的热议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现代社会中人与社会关系的讨论。它无疑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涉及处于社会快速变化与转型中的我们,而这种变化还在不断加剧并深化。针对个体,或许我们更多体会到的是理论与现实中的“落空感”,相比于宏大叙事结构与策略下的个人体验更为真实,细腻,理解我们身边的“附近”,尝试寻找它们,个体与关系的问题也会显现出来。

我尝试理解现代社会以及社区化发展的背景,但我并不想借此进入社会学讨论的范畴,这不是展览以及艺术家工作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由土地规划,环境治理到社区营造,最终都将回归“人”的讨论。这可能涉及到部分我们理解的“附近”,以及“附近的消失”下的问题,包含了“附近”的同质化与疏离化的外在体现。这种转变与社会的发展相关,也影响了我们对时间、空间以及情感的体验。回到艺术的现场与工作,艺术家个体的回应与方法明显直接的多,但他们又显现出了差异化,我尝试从“附近”来描述这些不同。

王子月是其中最为明确的一位,围绕“附近”的探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陌生人彼此交流,从陌生到熟悉,从提问、思考到回答,这个全新的“共同体”也在建立新的关系。如果王子月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是建立在一个问题系统之上,“附近”成为触发的索引,那么刘唱的工作则在距离上总结了她的回应,这包含她长期尝试的算法逻辑,正通过不断制造出的熟悉感与迥异感而显现。相比之下,苗晶的工作更为宏观而抽象,个人美术馆只是一个视觉系统,而放置在其中的文化印记与现实碎片才是我们正在面对世界的方式,包含了社交媒体的陌生化、匿名化与虚无感。“附近的人”是谁,我们如何发现他们,还有“附近”讨论中所引发的奇异性与特殊体验是我能在《酱剧场》及《城市野餐》中感受到的,侯嘉文与王显杰制造的味觉正与不同的身份及个体经验相融合,通过食物建立起新的关系。最后,还有童文敏《残缺的身体》对于个体的解构,她所寻找的“废墟”也许就是那些还在不断消失的“附近”之中。

——策展人蔡丽媛

艺术家:侯嘉文&王显杰、刘唱、苗晶、童文敏、王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