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岸营地的当代艺术项目空间SSSSTART将揭开一档持续性展览研究项目“没有信息是中立的 BEING INFORMATION”,旨在通过一系列主题策划推动持续的展览实验,展示独立的研究视角与立场。
1955年诞生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可以看作我们探讨今日“艺术文献”问题的重要源头之一。艺术文献在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文献作为艺术的载体,将艺术从传统的审美方法中再次解放出来,具备了艺术载体的先锋特性。 其次,卡塞尔文献展的成功,符合德国乃至被分裂的欧洲文化重新回到世界的文化政治需求,适应于美国及欧洲的新政治文化格局。以及,当艺术家面对的是对作品的“艺术文献”的需求,因为艺术学术系统经常是以“文献”为整理及阅读方式的(如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各种双年展策展人),敏感于环境的艺术家们是否被规训,及自我规训,将作品形式直接修正为“文献”。艺术作品形态在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的变化,都与艺术系统的消化方式改变体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在上世纪,“艺术文献”的命题被大量讨论。今天是否使用“文献”已经不是值得质疑的问题,而是已经被普遍接纳的“习俗”。虽然今天文献的编纂方式依旧非常可疑,但有一个崭新的世界突然就被摆在了我们面前:“信息量爆炸,沟通不断加速,全球化造成信息来源扩张,资料编辑处理能力被计算机大幅增强,重新编码更加方便,多元及快速”不断加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将旧有的问题一下子拆解成碎片并抛向云端,成为“信息”。
信息俨然成为这个时代正在急速壮大且难以判断的权利系统,没有信息是中立的。通过“媒介即信息”,尼采的“权利意志”, 福柯“知识-权利”的解锁,艺术家正演示如何身体力行将创作化为处理信息的新工具,或曰如何成为信息。信息或将成为艺术渠道的新载体?成为新的“历史问题”之一。它的媒介是什么,如何将自己编码与解码?我们如何可以通过信息这个新文化政治语言形式重新回到世界?新的艺术消费是信息?艺术作品在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新形态是信息?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示范,示范艺术作为现实中的技术如何解决文化难题。因此,艺术家似乎必须示范如何解答这些问题,人与信息之间的新关系已经被展现,那么该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或者哀嚎?又如何去游戏或是斗争?又如何再次自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