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不是一个客观的已知事实,而是社会性的产物,人们感知它的长短取决于移动的速度(齐格蒙特•鲍曼)。随着交通、通讯、基础建设以成倍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现代性所卷入的社会变革不停向外扩张和蔓延,并同时内化为一种围绕网络、科技、媒体、物流和信息持续发酵的看似便捷的生活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距离感和地域感被逐渐淡化。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各地区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所带来的差异根深蒂固,户籍制的隐形枷锁和对人口流动隐隐的畏怯,又始终从另外一端阻碍和拉锯着移动和交换的任意性。这似乎正是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内在矛盾的缩影:一个看似畅通无阻,实则却由无数看不见的网和暗藏的玻璃幕墙组成的“自由”世界。它成为了我们无法逃脱又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
中国当代艺术及其生态景观的发展变化与这样的现实密不可分。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遍及全国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运动是一次知识分子期盼已久的思想启蒙,那么紧接着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所掀起的地域性壁垒的放宽,艺术家们地区间移动的相对自由,则更像是一次对抗与重建本土性的行动和对启蒙思想直接的实践。2000年之后,随着艺术产业的繁荣,由北京、上海、广州带动起来了二三线城市的美术馆、非营利空间和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迅速发展,频繁的展览和艺术活动又将人们从一线城市反向带到了其他地方。
湖北,作为 ’85 时期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现场,涌现出众多具有改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人士,他们自发地进行具有思想解放、人文主义和思辨精神的种种实践,使得湖北成为了那一时期现代主义文化运动的阵地和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九十年代中期,一部分艺术家驻守当地,探索在地性的艺术表达,另一些人开始了北上或南下的空间位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随着社会与环境的转变而不断调整,且始终尝试突破观念、政治、社会和意识中那些看不见的隐形界限。近些年,官方和非官方的艺术机构和非营利空间相继成立,让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再一次具有了生动的“现场感”,也与北、上、广、深、成都、 杭州等地共同构建一种全球化艺术生态的城市话语。而来自湖北的艺术家们也形成了一个不以距离长短为限制、不以区域的边界为分隔的“共同体”。他们的创作暗含着一种地域性特质的情境的涌现,也成为了一个我们可以细心观看和阅读的研究样本。
本次展览将呈现21位(组)于1940年代至1980年代出生并长期生活工作于湖北的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多件作品。他们当中既有 ’85 新潮时期活跃的艺术团体成员,也有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期主要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他们感受着中国与西方的各种权力话语的切实碰撞,也着迷于细致入微的本土经验,并关注现代人与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遭遇。展览试图在对不同代际艺术家的集体呈现中,描绘并揭示一个他们共同面对的、时刻变动中的社会形态。
在这里,有关时间的范畴不是一个笼统和宏观的截面,而是个人化的时间跨度和旅程。在对他们新旧作品的并置中,我们看到每一位艺术家的过去如何与现在并存,它们又如何彼此交织着通向未来。无边的现实,是地理和观念上的淡化边界;多重的现在,是个人化的时间交叠。展览希望在地理维度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个体的起伏状态来呈现一个难以被时间定义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