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万物皆可被编辑,你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2024年7月5日至10月7日,刘诗园的最新个展《回文窃语》将于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横跨摄影、影像、文本、空间装置和舞台剧等多个领域,刘诗园的艺术实践无不展示出对图像与叙事复杂关系的深刻探索和质疑。展览将通过三个系列的摄影作品以及两件影像作品,回顾艺术家十余年与摄影和影像相关的创作。
刘诗园的作品以图片的像素和视频的静帧作为视觉传达的最小单位,在近乎科学解剖式的拆分中被审视、被挑选、被汇编。这样的创作方法让人联想到生物学领域的一项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即对生命体中最小单位的基因进行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CRISPR技术的操作过程与艺术家创作摄影和视频的过程很相似:通过搜索,剪切,重新编辑后等待新的物种自我疗愈,自我生长,即产生新的图像及新的观看图像的方式。经过插入序列与重组,艺术家在不断拓展图像语境表象可能性的同时,也随时会掉入道德沦丧的深渊。
这些很难再以静态或动态摄影为定义的画面,在“新摄影”的语境下,被艺术家用导演的方式指导与编排。早期作品《与摄影的对话》中通过调侃网络中关于“美”的既有印象,以搜索汇集的图像素材为载体,质询了摄影展示的经典模式。两组系列摄影作品《A Shaking We》与《几乎像螺纹钢》展示了在图像处理和叙事构建上的持续演进。不论是个人记忆的呈现,或是对商业摄影的挪用,图像的重构和不相干元素的重新组合将挑战观者对传统叙事的预期,既熟悉又让人悚然的效果揭示着图像在塑造公众意识中的意义。
其新近创作的摄影作品系列《冷血动物》,则延续和深化了艺术家对网络图库和网格的创造性使用。刘诗园进一步缩小每帧图像的尺度,远观时仿佛面对一幅失控的故障图像景观;而在微观层面,横向与纵向参考线贯穿于画面,将单帧图像切分、重组,呈现出秩序与失序之间的不确定边缘。
而影片《为了我没拍的图片, 为了我没读的故事》转向文本与图像的直观结合。依托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刘诗园将故事中的每一个单词重新进行图像检索,串联成一个全新叙事,唤起这则古老故事的具体而现实的当代回响。
艺术家有意识地追问:如今这个被图像记录和包裹着的世界里,图像对人们刻板印象的塑造、隐含的宣传属性、流行文化对人感知标准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图像经过再次编排与演绎,被重新激发出其原本的意义、情感潜能,更在彼此的互动中构造出新的生命体与图像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