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解读“中国梦”可能意味着什么?除了这个新颖概念的社会性或政治性含义之外,我们能否在一个非常个人的层面甚至是非常集体性的层面考虑这个以一种隐性但强大的方式与中国国家身份息息相关的概念?解读这种特殊的梦的努力首先与佛洛依德或是拉康心理分析理论息息相关。这种梦的实质或被大面积地忽视,或被以一种轻松浅薄的方式所歌颂。然而,在当代艺术领域,近年的一系列新颖的实践以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方式回应了关于“中国梦”的实质的问题。

展览“光影的解析”展出了陈哲、陈轴、蒋鹏奕、刘野夫、王拓及萧涵秋六位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了中国梦境和现实的关系。展览中,有的作品间接地引用了传统中国艺术的美学,却呈现出了有着奇异普世倾向的画面;有的作品从艺术家本人的图像资料库——也就是艺术家个人化的记忆或潜意识——寻找图像,以一种热切的方式审视并重现了安部公房的《赤之茧》;有的绘画作品以一种轻柔而自由的方式戏弄了社会禁忌及隐含的情欲意象;有的作品破碎而貌似指向未来生活的叙事准确而辛辣地撕裂了当代生活的困境;有的作品通过三个主人公,在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动态对比中共同讨论了不忠、出轨、爱与死亡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直接讨论了当代生命问题的冷静笑话。

展览中的作品与当代生活保持了距离,但也是离当代“梦境”最亲近的话语。这个如电影院或私人宅邸一般的展览邀请你在此入睡,遭遇最甜蜜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