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关于艺术与生活之关系的这则金句于李燎这里,不如说是:生活激发艺术,艺术融入生活。从《艺术是真空》(2013-2018)到《做更好的人》(2019),再到如今的《老婆去创业了》(2022),李燎的创作贯穿了他从恋爱到为人夫、为人父的人生历程,以及他的爱恨情仇。观众或许难免想到近年来极为火热的电视娱乐类型“真人秀”。但与之不同的是,李燎的行动并不预设或强调生活与艺术的“真”与“假”,或者说他的行动坦诚于生活与艺术本就是真假难辨的(若艺术家说真,假也成真)。至少在他那里,两者的界限被抹平了。或许是受到深圳作为设计与创业之都氛围的影响,在本地某服装公司打拼多年之后,李燎的老婆杨隽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创业,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毫无疑问的是,老婆及全家都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成本。李燎决定外出劳动以补贴家用。而对于并无惯常社会工作经验与简历的“大龄艺术青年”,送外卖成为了于当下环境中某种顺其自然又不得已的选择。项目以赚取足够支付一个月家庭房贷的工资为时间期限。然而在具体的生活困境面前,无论以何种方式,劳动于李燎来说仍是种天然的选择,也是一直以来可以依靠的底线。它很踏实,能带来具体而直接的回报,以及单纯的满足和愉悦。因此,与其说李燎是为了开展艺术项目去劳动,倒不如说劳动才是生活与创造的来源和根本。在外卖系统的指引下,李燎的劳动是高强度、高流动性的,日复一日、循规蹈矩。但同时其在深圳的行动半径也得到了极大拓展,深入到城市空间的诸多“缝隙”中。尤其是,其行动轨迹并不是自我预设的,而是充满了诸多意外的“城市漂移”,由此不得不面对和处理那些突如其来的情况与信息:视觉的、气味的、声音的、温度的,乃至即时的想法与情绪等。因此当他开始劳动,城市成为触发创作的“工作室”,人的经验也变的丰富起来,捕获到以往想象不到的视角,以及只有在这个视角下才能敏感于的形式与感性:铺装不同路面的肌理和骑行震感,临时交通护栏、斑马线或安全岛上的痕迹、下雨天在憋闷安全头盔里的艰难呼吸、体力不济时的忙里偷闲,凡此种种。然而这似乎就是劳动的魅力,李燎逐步混淆了劳动与创作的区别,忘我而全情投入,感受来自人的坚韧和积极,以及面对困苦压力的磨砺。由此,《老婆去创业了》成为了李燎再次以家庭和个人的生活与生存境遇的转变为契机,进行的一次心理地理学意义上李燎式“行为”的实施。在扮演“外送员”这一极具当下现实意义的流动身份所采取的行动过程里,对社会转型中的家庭、现代城市肌理、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消费-生产-劳动”、“个体-集体-系统”、流动的现代性等议题加以观察和重思。以及更为重要的,藉由劳动,反哺和重新审视外在的生活,并进行生命经验的深层探索和自我觉悟。就像他在作品中展现的那样,走向外部的真实世界,却背对“系统之神”,向“大风车”进发,感受光和热,在歌声中,赞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