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最微不足道对象的关注以及叙事架构的切中肯綮,杨健的创作无时无刻不在挑动着惯常经验和日常规制,这种兼具戏剧性和幽默感的戏谑和调侃与以往很多明确指涉现实政治的行为方式面目迥然,他往往是通过营造怪诞来抵达真相的彼岸,或在随机与偶然之中展开强有力的技术修辞,揭示隐藏在日常表象下的逻辑悖逆。

杨健的艺术实践初看起来导向某种对于情感或现象的“技术性”修辞,实则携带着忧郁的小说式内核,以及对事件处理时流露出的蒙太奇态度。其创作涉及影像、装置和行为等不同领域。

杨健,1982年生于福建。2007年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入选荷兰国立美术学院的国际驻地艺术家项目,并于2010年获得荷兰Stichting Niemeijer基金会赞助支持;2015年获得第三届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2021年入选瑞士文化基金会艺术家驻留项目。近期个展包括:章鱼花园,TRA-TRAVEL,大阪,日本(2024);间歇泉,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23);间歇泉-杨健,陶谷公园,南京,中国(2023);更快更高更强-杨健个人项目,C5CNM,北京,中国(2021);杨健:一个大隐喻,微线体空间,武汉,中国(2019);在不可能相遇的时间和利维坦的注视下,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18);普通图像,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中心SNAP,上海,中国(2017);杨健:建造废墟,泰康空间,北京,中国(2017)。近期的群展包括:Counter/Surveillance: Control, Privacy, Agency,温德博物馆,卡尔弗市,美国(2024);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中国(2023);塔与案,青策计划2022,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22);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OCAT 深圳馆,深圳,中国(2021);Elise Gagnebin-de Bons & David Hominal & Yang Jian, CIRCUIT当代艺术中心,洛桑,瑞士(2021);暗光,昊美术馆(上海),上海,中国(2020);拼拼凑凑的利维坦,Bridge Project,洛杉矶,美国(2020),Luhring Augustine Bushwick,纽约,美国(2019);“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19);三个屋子:此刻的边际,Gallery Damdam,柏林,德国(2019-2020),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卡尔斯鲁厄,德国(2019),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中国(2018-2019),白南准艺术中心,首尔,韩国(2018);8102:与现实有关,OCAT上海,上海,中国(2018);第六届广州三年展 2018——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18);转向: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上海,中国(2016)。杨健现工作生活于南京。

精选作品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