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聚焦于“地方”与“边界”的展览“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在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开幕。展览由建筑师、艺术家梁琛策划,展出岡田和裕、何翔宇、红杏、贾蔼力、梁琛、梁睿、谭振邦、铁笔山房、王宁德、尹吉男、张推推、赵亮、方志小说工作组、绘造社、孙海霆、张烁,16位/组丹东籍和非丹东籍的不同视角的艺术家及小组的创作及项目,展期将持续至2022年 6月5日。

丰富的历史文脉使得丹东不仅成为进入东北大地纵横交织的时空的切口,也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多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边界要塞:从中朝地台到郯庐断裂带,长白山的火山运动到鸭绿江的形成,从战国时期燕长城的修建到满清“龙兴之地”的柳条边,上游顺江而下的原木木筏到下游木材交易的江口“木都”,从甲午海战(1894-1895)到日俄战争(1905-1906),日本殖民者1904年强筑安奉铁路进入中国的首站到1945年败撤中国的最后一站,从1950年被美军炸断的鸭绿江大桥到战争胜利后通达北朝鲜的重要口岸,从1965年前的“安东”到1965年后的“丹东”,大唐的安东都护府到社会主义盟友国的“红色东方”,从建国前以贸易、丝绸等手工业为先导,到建国后成为轻工业明星城市,再到现在网红旅游城市的崛起——丹东,是东北亚视角下的“中心”,亦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千百年来,鸭绿江上过客匆匆。有做木筏生意的汉人、满人和朝鲜人,也曾涌动着蠢蠢欲动的日俄军人;有修天后宫、财神庙、龙王庙、城隍庙的中国人,有修神社和佛堂的日本人,也有不远万里来此修建教堂、医院和孤儿院的丹麦传教士;有冷战前夜的苏联和美国军队,也有来自祖国各地的人民志愿军。

展览“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呈现出不同时代的作者们基于丹东进行的小说、诗歌、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媒介的创作。既注意呈现丹东籍作者的内部视角,也关注非丹东籍作者的他者观察。参展者有扎根丹东的文史档案研究小组、长期关注地方文化的驻留创作者,也有出生于安东的日本作家。

······

1986年出生于一个鸭绿江畔的中朝边境小镇的何翔宇,将在边境地带的一处黑市上获得的多件废铜丝、生锈的管道残片以及五金件制作成了一系列巧妙的雕塑。何翔宇仿照这些现成品进行了多次“复制”,以此重新创造并切身思考这些复杂而被压迫的雕塑形态。

他们的全部个人史勾勒出了丹东历史空间的轮廓。因此,本次展览不仅呈现史实与文献,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作者们各自独特的观看视角,拼合、重构、复现出一个个“地方景观”。另外,作为一个整体,展览也将鸭绿江的空间地理微缩于展厅之中,尝试探讨地方研究与空间叙事的新可能。

近年来,朝鲜的改革开放、核试验以及“脱北者”现象等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边境的故事看似离我们每一个人很远,但恰恰是边境勾勒出了祖国的领土和国家间的空间范围。事物的定义,正是来自于它们的边界。本次展览亦是以艺术、建筑、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边界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后现代全球文化景观的重要现象,发源于现代西方的当代艺术和“地方文化”间的时空差序正在逐步消解,并在互相引用中重构着全球公共文化的秩序和边界。正因此,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不仅成为理解当代知识生产之具体情境的必需,也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发展立足本土的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路径。“边界计划”聚焦于中国广阔的地方文化资源,特别是处于知识生成与交换的前沿的边境地带。从地理边界出发,展览试图以跨学科的视角管窥更为广阔复杂的文化、历史、语言和社会心理的边界,探寻艺术创新的更多可能。